給孩子情緒的出口
文/洪蘭
朋友的孩子自殺未遂在家休養,我聽了這消息很難過。政府要知道,「防止自殺」不是要學生簽承諾契約書,而是要廣開青少年情緒宣泄和昇華的管道,音樂、藝術和體育的教育,不可再拖延了。
在青春期,每一個人都經歷荷爾蒙大量分泌、情緒不穩定的階段,青春期幾乎也是成長過程中最黑暗的時期。課業壓力、同儕競爭、父母不諒解,使人覺得好像過不下去。但是,過來人都有一套排解的方法:男生常是下了課拚命打球(重複性的動作會壓抑大腦中杏仁核的活化,去除負面情緒),同事說,他打到天黑籃框都看不見了還在打;一個女同事說,每天上學走路的過程,就是她沉澱心情最好的時光;我則是要聽德沃乍克的「新世界交響曲」,不聽就無法靜下來做功課。那時放學回家要先幫忙做家事,所以就在擦地板、洗菜時聽音樂。我很感謝姐姐用她家教的錢買了唱機,使我有古典音樂可聽。
我們要給每個孩子獨處的時間處理情緒,不能把他的每一分鐘填滿,讓他覺得自己像是讀書機器而不是人。
戲劇是另一個使孩子體驗人生的方式。戲劇中有悲歡離合,演者入戲,觀者入神,但是走出戲院,如夢一場,一切都不曾發生。人不一定要親自去經歷每一件事,他可以從別人的經驗裡增長智慧。三月三十日 國光劇團去屏東演「錢會搬家」給七百名國中生看,學生看得如痴如醉,沒有人上廁所尿遁;大家看完都說:「不知道中國傳統戲劇這麼好看!」我才知道祖先傳下來的文化精華,他們竟然不曾接觸,實在太可惜了。
小說也能感動人心。黃春明初來臺北念師專時,臺北人的作息與宜蘭不同,當時他非常想家,幸好學校圖書館有古典翻譯小說,大量閱讀幫他度過青春期的難關。小時候,我也常拿《簡愛》來看,看到會背。書提升了我們的境界,脫離自怨自艾的陷阱。
當然,戲劇比閱讀更好的是:它是另一個人對同樣故事的詮釋。很多時候,宣傳會以豪華布景來做廣告,我認為那是捨本逐末,戲劇會動人,不是布景而是演員。演員好,就算臺上空無一物,也會打動人心。
我記得京劇「奇冤報」中,李奇被冤枉打入死牢,半夜哭監,唱道:「人生有三苦,少年喪父,中年喪妻,晚年喪子」,唱得聲淚俱下。那時我才十二歲,聽到這段唱詞,我緊抓父親的手,因為我不能想像爸不在時我會怎麼樣。這齣戲使我提早感受父母的重要,孝順要趁早,使我沒有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遺憾。
其實,念書辛苦是不怕,只要老師公平,又有宣泄管道,日子仍可挨下去。現在孩子的問題是沒時間去讀課外書、聽音樂或看戲,他們有無數功課要做,但是他們投入時間去死背的知識,以後又用不到或會改變(冥王星現在已不是九大行星了),社會又充斥奢華的風氣,使孩子找不到真正的生命意義。
假如社會給孩子的榜樣淨是「巴黎拜金女」,我們怎能期待他對生命有美好憧憬?政府不能再拿沒錢做藉口,蚊子館、燈會所浪費的錢何止千萬,難道臺灣孩子的未來抵不上嗎?請把納稅人的錢用在教育上吧!
*轉載於國語日報家庭版。本網致力於教育公益,若無意中侵權,請告知移除。*
歡迎加入『讀經教育社團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