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發思考能力有技巧
文/洪蘭(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)
早晨在等公車時,聽到兩位老師抱怨被派去校外研習,無趣、無益加無奈。從她們的談話聽起來,花時間又學不到東西,難怪老師寧可在學校改作業,視研習為畏途。
不過,研習其實有必要,因為教育是為學生入社會做準備,時代進步很快,老師必須快速的吸取新知,才跟得上時代的需求。聽演說是個很好的吸取新知方式,因為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,上臺講一個小時,至少要準備三個小時才行。同時,理論與實務是有差距的,聽演講可以吸取書本所沒有的實務經驗,這是千金難買的機會,我自己覺得最有效的學習,便是聆聽有經驗的人的心得。
我曾與復興中小學的校長李珀一起去原住民部落服務,在路上,我們閒談教學的種種,她談到,考試並不是最好的評量,在課堂上叫起來問問題更能即時知道學生的程度,可以立刻謀求補救;但是,問問題要有技巧,問得不好會使學生失去自尊與自信,給孩子負面的感覺,使他以後害怕在課堂上開口。
她說,問問題不能按坐位依序問下去,這會使學生只顧準備自己的,不去聽別人的回答。她是把名字做成籤,隨機抽,迫使每個人都得聽 老師的問題及別人的回答。如果問了答不出來,就得降低問題的難度,如果還是答不出來,便得提供可用的線索去鼓勵他回答;如果回答的答案不完全正確,老師要從正確的答案開始,先肯定他對的部分,再引導他往正確的思路上去思考。透過這個方法,孩子通常會答出來,這時他就會覺得很高興,因為答案是他「自己」想出來的,他會眼睛發亮,從此喜歡上這門課。
李校長說,這種方法是教導孩子思考,雖然多花一點時間,她還是覺得值得,教育的目的是給孩子魚竿,會思考跟知道答案是兩回事,前者比後者重要。最重要的是,孩子覺得上學是一件正向情緒的經驗,不是自尊心被打擊的地方,而且這會養成孩子凡事先思考的習慣,就算不知道答案,也可以推理得之,畢竟天下事有固定答案的很少。
我常想,臺灣上課的節數比美國多,學生寫作業的時間也比美國學生長,為什麼我們在創新發明上比不上人家?有一點很可能是我們到現在的教學還是偏重在知識的傳授,比較少思考的啟發。我們很注重進度,每個老師都有進度要趕,沒有人坐下來想一下為什麼一定要趕進度,知識的獲得並不是一定要坐在課堂中才能得到,孩子如果想學,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學,學得最多最好的反而是在他自己的自由時間,因為那是一個主動尋求知識的歷程。
老師如果沒有進度的壓力時,課堂時間的運用便可以針對學生的需求活潑起來,在《優秀是教出來的》一書中,老師把一部分上課時間花在練習待人接物的禮儀上,使他的孩子走出去懂禮貌,在別人還不知道你的能力之前,先對你有好印象。這位老師認為這一點比教知識重要,所以他把時間花在這個上面,成功的帶出紐約貧民窟哈林區的孩子。我想,課堂的經營權應該還給老師,使他可以因材施教,把每個孩子帶上來。
教師進修是老師們充電、交換心得的良好機會,希望每週三的時間都能讓 老師覺得不虛此行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