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似乎早成定論,那就是從六、七歲入學之日始。而作為教學內容的課本,也從小學一年級方才登堂入室。學前階段文化知識的學習,還沒有堂而皇之地走進幼稚園的課堂;遊戲,才是其“教學”的主體內容。“五四”以來,對於這一“定律”鮮有質疑的聲音。
王財貴博士則是對這一“定律”的挑戰者;而同時,他還成了“學習時機越早越好”的建構者與宣導者。
人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,教育時機,則是生命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。孩子應該接受教育的時候而不開始,浪費的不僅是時間,更是生命的潛能,甚至是一生的發展。所以,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不容忽視。猶如宇宙有一定運轉規律一樣,人的發展也有一個大體的定數。違背這一定數,或者逆道而行,近則失卻學習大智大慧的機遇,遠則失卻終生發展的文化空間。
那麼,學習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?
王財貴博士認為,學習應當從有生命的時候開始。越是早期的教育,對一個人的影響就越大。
王財貴博士在對兒童成才研究中發現,孩子13歲以下,主要是吸納文化知識的時期;13歲以後,則進入到創造時段。如果13歲之前吸納不好,此後的創造就不可能產生質的飛躍。
人類在所有動物中的幼兒期最長,基本上是13年,所以人才能夠成為萬物之靈。用13年的時間來學習中國5000年的文化,乃至於西方大量的經典文化,這樣,13歲之前的孩子,就可以博古通今、滿腹經綸。
王財貴博士認為,在小學階段讀經,猶如開掘文化河流。小學期間一個學期只教一本語文課本是遠遠不夠的,還要讓孩子大量閱讀,他們一個學期可以看幾十本甚至數百本課外讀物。如果其中以中外文化經典閱讀為主的話,孩子吸納的則是高層次的文化營養。由於讀經的孩子閱讀能力特別強,課外閱讀非但不會成為他的負擔,還會給其帶來無窮的樂趣。有了學習的樂趣,猶如自我開掘了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河流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這時候,教師會驚訝地發現,孩子的閱讀能力乃至理解能力超越了成人的想像。
我們常說的教師“要給學生一碗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已經成為“過去時”。孩子大量文化經典閱讀之後所產生的巨大變化,自然出現了“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于弟子”的景觀。而孩子在小學階段所索取的智慧,以及形成的讀書習慣,將會伴隨其一生,且影響其整個生命的發展。
王財貴博士認為,現在的語文教育,不是開發學生的閱讀潛能,不是調動其閱讀的興趣,而是將一篇本無多大意義的課文講來講去,直講得味同嚼蠟,將學習的興趣一掃而空;或者將一些淺而沒有價值的作業讓學生反復練習,直練得潛質盡失,甚至成為完成作業的“容器”。孩子厭學,就成了一種普遍現象,但這不是其本來面目,而是最愛他的 家長和老師沒有將其腦子建構好,以至使最愛學習的孩子反而談“學”色變,由此對學習形成一種心理恐懼。這種心理障礙影響的還不只是小學階段的學習,更為可怕的是障礙其一生。讓孩子由此沒了聰明頭腦,而且終生對學習沒了興趣。
孩童時代是一個人記憶力開發的最佳時段,如果訓練及時和得法,就可以5倍到10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。據王財貴博士講,現在讀經的孩子,一篇文章讀上兩遍三遍就能背誦者越來越多,過目不忘的也已不再是什麼新聞。而一旦擁有了這種記憶力,在以後學習外語、數學等學科的時候,也會得心應手,事半功倍。
兒童的吸收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時期,猶如海綿一樣,甚至可以全盤吸收,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處,將來慢慢地發酵,就好像種子種下去一樣,將來慢慢生根、發芽、開花、結果一樣。所以,為孩子一生謀劃計,父母與教師不要問孩子要不要讀經,而是毫不猶豫地讓他讀經,並讓其對讀經產生一種深深的心理依戀。這樣,才算真正肩起了教育的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