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數的迷思
文/洪蘭
在捷運上,一位母親憤怒的對兒子說:「你為什麼總是考這麼爛?補習這麼多都沒有用,笨得跟豬一樣。」她連罵了三次「豬」,兒子氣不過,就頂回去說:「我考不好,你說我是豬;我考得好,你又說我是猴子稱大王。你究竟是我媽還是動物園園長?」旁邊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。
站在我旁邊的同事從背包裡拿出一本書《成績單》,說:「這是我兒子要我看的,我已經看完,你要不要也看一下?」我回家把它看完後,心想:或許我們也該來發動一個「杯葛分數」的運動。
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,大人都是以分數來評量孩子,成績好,就是好學生,不管他平時是什麼行為;成績不好,就被人看不起,在班上被嘲笑。諾拉是個高智商的孩子,不忍看到同學史蒂芬因為成績不好,整天被人捉弄,她就故意考不好,希望老師和同學不要以分數來取人。
當然,一個好學生功課突然一落千丈,會引起校長、老師、父母的關心。故事發展到最後,全班杯葛考試,抗議學校考試內容都是記憶式的,只重視分數。例如社會科考「經濟大蕭條開始時,美國的總統是誰?」學生就答「唐老鴨」、「貓王」,全班考零分。於是事情大條了,督學來了,所有的家長也都來了,三堂會審,審諾拉和史蒂芬。
書中有幾段話很發人深省。臺灣很多老師以考倒學生為原則,越是明星學校,題目越是出得難,常聽到學生說能考個七十分就不錯了。但是考試的目的不是想知道學生學到了什麼嗎?考很難的題目會失去鑑別力,只會使學生感到挫折而已,並沒有任何好處。我們一定要記住:「考試只是評量的一個方式,不是唯一的方式,更不是最好的方式」。
公平和公正有差別,叫老鷹和小鳥一起飛是公正,但不公平。諾拉說的好:「有一件事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說出來,就是成績差常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笨蛋,但這不是真的。好成績會讓另一些學生覺得自己很優秀,那也不是真的。所有學生開始競爭比較,聰明的學生覺得自己更聰明、更優秀,十分高傲自負;普通的學生覺得自己很笨,好像自己一無是處。本來應該幫孩子的家長和 老師並沒有幫上忙,只是增加更多的壓力,還製造越來越多的考試。」這段話把很多孩子的心聲說出來了。
幸好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如此,有個管理圖書館的老師,就不贊成學校要她依學生運用圖書館的表現打成績。她說,圖書館不是為此而存在的。其實,閱讀課要打成績,跟上圖書館要打成績一樣荒謬。閱讀的目的不是寫報告,它把一件很愉快的事變成了負擔。難怪一個學生說我們國人最大的本事,就是把所有愉快的事都變成功課,常常只重視結果,不注重過程。其實,學習是最不能只看「最後結果」(end result)的一件事。因為學習跟神經迴路連接和固化(Consolidation)有關係,這兩件事都需要時間來穩定。
我們的學習曲線不是一條直線,而是螺旋狀的,學習一陣子以後,上升一個階段,再一陣子,又上升一個階段,它不是立竿見影,所以不能性急。每個人學習的速度不同,定期考試對學習慢的人就不公平,因為他並不笨,他可以學,只是需要的時間比人長。
分數的迷思已經殘害了很多孩子身心的健康,是應該停下來檢討的時候了。
*轉載於國語日報家庭版。本網致力於教育公益,若無意中侵權,請告知移除。*